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道德经诠释 > 上卷 道经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上卷 道经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上卷 道经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第2/2页)
  
  没错,我们跟古人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们跟古人却又有很大的共同点——百姓。
  
  不管社会怎么变,百姓们该种地的还是在种地,骂脏话的还是在骂脏话,所以很多民间的传说、俗话就是古人的痕迹。
  
  那么对于古人来讲,空气是什么?
  
  一个字:空!也就是虚无。
  
  虚无的东西有什么特性?
  
  不动!
  
  因为我们看不到,摸不到,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不动的。
  
  但是我们都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具有流动性。
  
  因为只有空气流动才会有风。所以理解成不动很明显是错误的。
  
  那么,如果把空气放在一个很小的箱里呢?
  
  一个闭封的箱子里,空气是静止还是在流动?
  
  风箱其实就是一个闭封的箱子,但是却多了一个可以活动的功能。
  
  也就是说我们拉动手柄时可以让里面的空气进行流动。
  
  这就是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含义,并不是什么无限啊无穷的。
  
  一个风箱可以人为的造出风来,那么天地之间的风又是如何来的呢?
  
  这个问题就有意思了,不同的知识层面的人对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理解。
  
  比如没上过学的人会说本来就有,普通人可能会说空气流动,学历高的人会讲温差、热胀冷缩以及洋流变化等等。
  
  这些是现在人类的认知,而对于古人来讲,这些词是没有的。
  
  所以老子用了橐龠(风箱)!
  
  不管这天地之间的风是怎么来的,但是一定是有某种能量有操控,就像风箱一样。
  
  事实上,现在的我们都知道地球外有很厚的大气层保护着,也就是说大气层就是地球的外壳,这个外壳里面的情况跟风箱有多大区别呢?
  
  这是表面的意思,也是大家看得到、听得懂的东西。
  
  而另一方面,老子借用这种现象,想让人们明白动和静的关系。
  
  我们不去拉动风箱,他就不会有风,天地如果没有动能的产生,同样不会有风,那么社会呢?
  
  对于这个社会,圣人的意见是不要过多的去干涉,只要能保持社会的平衡,这个社会就不会出现动乱。
  
  用前面提到的句子“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来解释:
  
  正因此货难得,所以想拥有却无法拥有的人起了盗窃之心,这时候如果我们只是弹压,只阻止人们偷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会让难得之货更加难得,起盗心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手段越来越高明,这便是“动而欲出”。
  
  如果不贵难得之货,人们没有理由去争、去抢,因为此货毫无价值,那么谁又会起偷盗之心呢?
  
  不贵难得之货看似什么都没做(真的什么都没做么?),但却是比用各种手段去阻止显得更加有执行力。
  
  正如这天地,看似什么都没做、什么都不管,可是它所遵循的法则却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这便是虚而不屈了,如果你够细心,你可以举出各种各样的例子,但是却都没有老子用橐龠两个字更简洁,更恰当。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王弼(三国时期魏国哲学家)说:愈为之则愈失之矣。物树其恶,事错其言,不济不言,不理必穷之数也。橐龠而守数中,则无穷尽,弃己任物,则莫不理。若橐龠有意于为声也,则不足以共吹者之求也。(这段话就不解释了,有兴趣自己找答案)
  
  有句俗话说:越做越错,越说越乱。
  
  往往我们越是想说清楚,反而越是说不清楚了,于是用了各种各样的词句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最终却发现跟自己要表达的越来越不像了。(这叫做欲盖弥彰)
  
  同样的,关于天地之间的各种问题或者说秘密,很多是无法用简单的语言或文字能描述清楚的,
  
  比如空气,如果我们想要完全的解释清楚空气这两个字,认真一点的话,大概需要一万字以上了。
  
  所以老子说:你说的再多,总有说完的时候,而且说得越多错误越多,可能到最后适得其反,所以不如保持中正。
  
  多言数穷中的“数”可以简单的理解成数字的意思。
  
  意思是说,不管有多少话或者文字,总有用完的时候。
  
  即使我们用完了所有文字或语言也未必能表达清楚某些概念。(比如黑洞的具体形态和其内部结构)
  
  既然这样,我们不如把握住事情的重点。(比如平衡这个概念)
  
  关于这里的中字,其实和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很接近,只不过是不同的说法,比如在道家思想中,我更喜欢用平衡这两个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长生从聊斋开始 下班,然后变成魔法少女 这里是封神,励精图治有什么用 暗宠 大明:王孙归来不称帝?我是海主 偏执顾少的心尖白月光 遮天:开局目睹荒天帝成仙 穿书年代成了大佬心头娇 神印王座之天煞之子 孤星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