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道德经诠释 > 下卷 德经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下卷 德经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下卷 德经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第1/2页)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一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jué)。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gǔ)。
  
  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舆(yú)无舆。
  
  不欲琭(lù)琭如玉,珞(luò)珞如石。
  
  ---分割线---
  
  “昔之得一者”
  
  关于“一”这个字,我们所知道的最多的是一代表数量,也代表开始。
  
  其实,一字很难解释,也许是因为自身文化水平不够的原因,所以我总觉得所有文字都无法形容一的全貌,尤其是【道德经】中对“一”的论断。
  
  在道家的观念中,一可以理解为极致,或者可以将“得一”理解为“得道”。
  
  但是,一本身并不是道,一只是道的一部分。
  
  所以说“昔之得一者”应该理解为:过去从“道”中领悟到“一”这个概念的人或物。
  
  (在这里明知道“一”不是指“唯一”,但我仍然想用“唯一”来理解。)
  
  “天得一以清”
  
  天的通透、清晰程度绝对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存在,不管是水还是玻璃,当达到天空一样的厚度的时候,是不可能像天空一样清澈和通透的。
  
  如果说水、玻璃、天空都是修道的人,都在修行透明这个法术,那么修为最高的一个肯定是天空,因为只有它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透明。而到目前为止,应该没有什么比天空更透明的存在了。按照这个推论,如果说“道”是最透明的,那么天空绝对是第二。
  
  而天空的透明是通过“道”而得到的,并且是唯一的一个得到真传的。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天得到了道里面关于透明的真正含义,并且是唯一的一个。
  
  “地得一以宁”也一样,对于地球上的万物来说,没有比地更让人安宁的地方了。
  
  “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这几个说法同上面是一样的,他们同样明白什么是唯一性,并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作用。
  
  “其致之一也”这只是极致中的一部分而已。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天空如果不够清澈通透恐怕会裂开,这种说法不算错,因为如果天空不够清澈,而是像水一样或者天空都是灰尘之类的,一旦遇到某种情况的发生,估计都会掉下来,这样一来,天空跟裂开没什么区别。
  
  大地如果不安宁,而是海啸不断,火山地震轮翻来,相信不止废,而是直接毁灭。
  
  人之所以有精神,是因为有灵性,所以神的存在是因为灵性,如果失去灵性,神将不再是神。
  
  这一点也适合于人类,如果一个人的眼睛看上去没有一点光彩(我们称之为灵性),那么这个人就不能算是正常的人了,起码也是个病人。
  
  关于“谷”字,有不少解释中理解为山谷,并且认为山谷“得一”是因为得到虚无、空虚等概念。
  
  不能算错吧,只不过我认为应该更实际一些:
  
  前面说过,老子写【道德经】,所有的内容都是通过最常见的现象和事物来作比喻的,那么关于“谷”字,五谷杂粮中的谷和山谷中的谷字相比,我觉得前者更符合条件,而且五谷充盈生长和山谷的虚无存在相比,前者也更有说服力,更贴切实际一些。
  
  “天下贞”中的“贞”取自【易经】,寓意天下太平。
  
  “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蹶:跌倒。比喻失败或受挫折。
  
  如果王候们不让自己显得高高在上、尊贵无比,就没有人听他的话,那么他就很容易失去自己拥有的一切。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这句话比较好理解,之所以有富贵,是因为有贫穷的映衬;高也是因为有下做为根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
  
  有一个人的邻居家有个小女孩,长得很漂亮,也很懂事,总是被她的父母打扮的干干净净,像个小公主,所有人都喜欢这个孩子。有一天这个孩子失踪了,她的父母找了好多天都没有找到。最后发现原来是他的邻居把孩子给害死了。原因是这个孩子太漂亮、太聪明、太干净……这个邻居嫉妒这个孩子,然后就把孩子给害死了。(这是个真实的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长生从聊斋开始 下班,然后变成魔法少女 这里是封神,励精图治有什么用 暗宠 大明:王孙归来不称帝?我是海主 偏执顾少的心尖白月光 遮天:开局目睹荒天帝成仙 穿书年代成了大佬心头娇 神印王座之天煞之子 孤星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