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道德经诠释 > 上卷 道经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上卷 道经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上卷 道经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第1/2页)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分割线---
  
  “不尚贤,使民不争”
  
  贤:1、有德行、多才能。如:贤人,圣贤。
  
  2、良、美、善。如:贤妻(贤淑的妻子),贤慧(称赞美丽的女子善良而明大义)。
  
  尚:尊崇,重视。
  
  人分三六九等。
  
  不管现在的人如何否定,也不管有多少人认同这个观点。
  
  自从人们把三皇五帝捧上高台之后,这种区别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而有了等级、阶级之分,就有了贵贱之别。
  
  当大禹建立夏王朝,然后废弃选举、实行世袭制,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夏启之后,这种区别就变得更加的明显。
  
  之后,各朝各代推行科举、考试等制度,并且设立各种职位与奖励,不断的使这种制度变得更加的完善。
  
  很难说这种制度是好是坏,但是这种制度正好是导致社会动乱的根本。
  
  一个人久居高位,很容易生出自大、自以为是等一意孤行的做事状态,而这种状态很容易伤害到别人的利益。
  
  所以每一个朝代的兴衰、每一次朝代的更替都代表着有人对现实状况的不满。
  
  实际上,每个人都不自觉的会认为自己比别人强,觉得老子是天下第一。
  
  即便把这种想法弱化一万倍,人们仍然无法摆脱自我良好这种感觉。
  
  所以,当我们发现别人比我们过得舒服,比我们的社会地位高一等时,总会觉得:如果换作是我,我会比他做得更好。
  
  于是,有本事的人总是在努力的表现自己,以期待有机会能够证明自己比别人强。
  
  当这个人空有一腔抱负,却长期得不到施展的机会时,就会产生叛逆或者搞破坏的想法。
  
  叛逆或者搞破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让自己有机会施展自己的理想或抱负。
  
  如果不加以克制,一旦事情变得超出预期、危害了原有统治者的安危或地位,就变成了造反。
  
  俗话说: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表面上是说人们受到了不公平待遇,然后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进行反击,
  
  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因为人们对于“贤”字的追求。
  
  如果不再推举有本事的人、不设立各种嘉奖,就不会有人去考虑要不要争取这个问题。
  
  如果不需要,自然就变得没必要,也就不会有人去争、去抢。
  
  不尚贤指的是人对名声、地位、权势等精神世界的追求。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贵代表珍贵,珍贵是因为稀少,也就是难得之货。
  
  这句话跟上面差不多,只不过这一句注重的是物质方面。比如金钱、珠宝、秘籍等实实在在的东西。
  
  诗经中有“求之不得,辗转反侧”这么一句话,充分的表现出了人们对于难得之货的索求心理。
  
  古代由于技术和生产力低下,并且通讯能力也不发达,因此,那时候的人对于秘籍、绝招、传家宝等一类货物的占有欲十分强烈。
  
  对于现代人来讲,这些东西早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
  
  别的不说,至少古人眼中的秘籍、传家宝之类已经无法让我们提起太多兴趣,甚至就算是把它扔在大街上,人们的反应也是持怀疑态度居多。
  
  这就有点路不拾遗的感觉了。
  
  (当然,这只是一种比喻,如果真有人把宝贝扔地上,抢的人还是挺多的)
  
  现实中,如果我们问别人缺什么,对方的第一反应是缺钱,所以现在满世界的人都在为钱拼命。
  
  也有人说现在的人缺少的是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不反对。
  
  身体不健康的原因有很多,于是有了很多健身房、保健品、养生专家。
  
  其实这些所谓的专家或技术的持有者本身未必就符合他对这个行业或技术的定义,但他还是在不停的进行宣传,主要原因是他也需要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长生从聊斋开始 下班,然后变成魔法少女 这里是封神,励精图治有什么用 暗宠 大明:王孙归来不称帝?我是海主 偏执顾少的心尖白月光 遮天:开局目睹荒天帝成仙 穿书年代成了大佬心头娇 神印王座之天煞之子 孤星传说